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耳朵,掏还是不掏
中华宽带网 2021-01-14 16:11:29 字号:- +


       掏耳朵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很酸爽,但有人掏耳朵上瘾,天天掏,结果掏出问题来了。一位大爷患有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平时也没其他爱好,在家闲着就掏耳朵。有一次,他洗澡后用棉签掏耳朵,结果得了坏死性外耳道炎,甚至引起面瘫和颅内感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做了好几个大手术,才算是把命保住。最终,被掏的这只耳朵,听力永久丧失。

代价这么大吓不吓人!到底还能不能愉快地掏耳朵了?

      其实,耳屎也就是耳垢,在医学上还有个相当文艺的名字,叫做耵聍。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橙色或淡黄色的蜡质分泌物,同时还混有灰尘和皮屑。它的主要成分为60%的角蛋白,12%~20%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醇类、角鲨烯,以及6%~9%的胆固醇。

       我们俗话说的“湿耳”“干耳”,其实是由于皮脂腺分泌的不同。“干耳”的耳屎会比较容易脱落,而“湿耳”即油性耳屎,更容易堆积在耳道里,甚至长期积累堵住耳朵,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

       我们国人中只有4%~7%是所谓的“湿耳”,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你有幸成为“湿湿的”这一小撮,请记住,这并非疾病状态!

掏,还是不掏

       掏,还是不掏,这是一个问题。

      其一:作为耳道耵聍腺产生的神奇分泌物,耳屎的存在并非毫无意义!它有润滑保湿、保护耳膜、抗菌防噪和自洁防尘等作用。

       其二:耳屎会随着你的一举一动排出来,特别是咳嗽、咀嚼等动作如同神助攻,旧耳屎顺势被排出,给新耳屎腾空间。就是说,外耳道有着正常的新陈代谢及自洁作用,功能很强大,无需您亲自动手掏。

       其三:掏耳朵其实是个高难度动作,您确信自己掌握到要领了吗?

       结论是,大部分人没必要掏耳朵,特别是“干耳”,且耳道不那么弯曲的人。

自行掏耳的伤

      很多人都已经习惯自己瞎掏耳朵,有用长指甲的,有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的,甚至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按下他人一顿乱掏!用力过猛,会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甚至并发中耳炎。

      方法不当,可能将耳屎推向耳道深部,形成耵聍栓塞,导致听力减退,压迫鼓膜引起耳鸣,眩晕。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使就诊时清理的难度加大。

       用不干净的挖耳勺、长指甲等挖耳,易形成细微的伤口,容易造成外耳道真菌感染。尤其是有些人迷信采耳足疗店,却不知消毒不正规极易造成交叉感染。还有一些人喜欢掏耳后用各种药水滴入耳道,美其名曰杀菌,这样做也会破坏正常的皮肤屏障,可能导致外耳道湿疹,越来越痒,继发其他感染。共用挖耳工具,会传染疾病。比如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可能引起外耳道乳头状瘤。

      耳屎真的会越掏越多,而且,新分泌的耳屎可能会由原本的片状变为碎屑,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正确姿势学起来

       从健康角度考虑,一般来说,耳朵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就无需处理耳屎。如果耳屎量大,造成耳闷胀感,甚至导致疼痛或听力丧失,则需要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寻求专业帮助。大量的耳屎堆积在外耳道,临床上称为外耳道耵聍栓塞。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用耳道内窥镜直接取出,或用滴药软化耳屎后取出。

        如果你觉得掏耳朵很爽,一定要掏,那就要学习一下掏耳朵的正确姿势。

        尽量用温暖、湿润的棉棒,擦拭耳道,将耳屎粘出。不要用牙签、火柴、笔芯等硬质物品,试探你最脆弱的部分。应该注意的是,分泌性中耳炎等中耳疾病的耳闷胀感极易与外耳道耵聍栓塞相混淆,自行掏耳极易延误病情。对于诸如合并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外耳道狭窄,既往未曾清理耳道,“油耳”,耳痒有渗出液等情况的患者,切莫自行掏耳朵,务必到医院就诊!

来源:健康中国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