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基层的矛盾纠纷能化解在基层,靠的就是“婆婆嘴”、“兔子腿”、“和事佬”的不懈努力。淄川区1651名人民调解员奋战在调解一线、穿梭在调解的路上,他们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仓石”,有“温度”的调解使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5年多来,共受理矛盾纠纷24343件,调处成功23615件,成功率达到97%以上。
2015年7月,淄川区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以镇村人民调解工作为基础,以行业性、专业性和派驻调解工作为特色,组建起人民调解员队伍。“人民调解员把每一件琐事当成大事,把每一个求助者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赢得了群众的称赞和尊重,经验做法也相继在省市推广。”淄川区司法局局长李宝业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有着40多年党龄的王庆厚,2007年11月从淄川区信访局局长退休。2015年7月被淄川区司法局聘为特邀人民调解员,派驻到般阳路派出所调解室工作,已至古稀之年的王庆厚始终不忘初心,心系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共产党员情怀。
2017年春节前,一对离婚夫妇因为房产问题发生纠纷,男方组织本家十几口人到女方家闹,派出所出动十余名民警赶到现场。同时,调解员王庆厚也赶到现场,对双方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作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女方一次性赔偿男方7万元,使拖了两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去年1月23日下午,淄川某小区的董某将车停放在本单元领住户王某的储藏室门前,影响了王某的出入通行,双方发生争执后相互撕扯,董某将王某打伤,王某报警,般阳路派出所民警在问明情况后建议调解处理,双方同意调解。王庆厚用邻居应当和睦相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古训教育当事人,建议今后相处中,不能太自我、太计较,和气待人不要冲动、不要吵骂,更不能动手打人,保持头脑冷静、理智、有话好好说,有事商量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员的告诫和建议,达成赔偿协议,两人握手言和。
王庆厚说,当我看到一对对矛盾被化解,当事人握手言和,悲愤而来高兴而去的时候,对我发自内心的说声“谢谢”时候,更增加了我做好调解工作的信心。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干部,趁现在我还干得动,有熟悉法律的专长,能发挥点余热为社会稳定做一点事,能用我们的烦、累、饿和受气,换来了社会的安宁和谐,老有所为人生就更有意义,有所贡献老来就更有价值。调解实践中,他总结出一杯水暖心、“沉住气,慢慢说”“有理不在嗓门高”两句话降火,让当事人降火消气,“换位思考、宽容对方、各让一步”三味“药”让当事人主动认错担责,坚持一个“情”字、辨明一个“理”字、强调一个“法”字、注重一个“德”字、落脚一个“和”字五字“经”,让当事人头脑清醒。调解处理各类民事纠纷430多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每起纠纷都得到双方当事人满意。他将自己的调解案例集结成书,编印成《和解是福》出版发行。他本人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全省十大人民调解专家。


被大家亲切称为“热心大妈”的刘伟,原系淄川区寨里镇大张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1月被聘为寨里司法所人民调解员,2012年6月当选淄博电视台“康明热心大妈”。2015年7月被聘为特邀人民调解员,派驻到淄川区人民法院寨里法庭调解室。她将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纠纷的第一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前沿,以调解一起案件,化解一个矛盾,消除一个信访隐患为目标,坚持小纠纷不过夜,大纠纷及时处理,依法办事、秉公调解,赢得了群众赞誉。
2012年11月,镇调委会接到某企业的求助电话,称该公司的一辆装载机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孙某当场死亡,孙某家属召集30余人,堵住了该公司大门,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刘伟得知情况后,及时赶到现场,耐心为孙某家属讲解有关赔偿方案的法律规定,以及堵大门的严重后果。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孙某家属带人撤离了现场,并很快达成了赔偿调解协议,防止了矛盾激化,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2020年9月初的一天,刘伟受寨里法庭委托,调解蒲某与孙某的婚姻家庭纠纷,因为婚姻家庭纠纷的特殊性,刘伟采取了背靠背的调解方法,分别找蒲某、孙某了解纠纷起因,发现原被告离婚原因皆因生活琐事而起,并无其他原则性矛盾,苦口婆心地劝说,离婚的后果以及离婚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过日子哪有牙齿不碰着舌头的,两个人要相互包容,回去好好把日子过好,把两个孩子教育好,孝顺双方父母,别让双方父母担心,最终经过调解,男方蒲某同意撤诉,并且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两人终于和好如初。
刘伟作为最基层的一名普通人民调解员,做的最多的都是些不大起眼的小事,让夫妻反目者破镜重圆,让婆媳不和重归于好,让邻里成仇者握手言和,让拳脚相加者相逢一笑……每当此时,她都觉得工作做到家了,高兴的合不拢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30多年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达3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成功化解50余起“民转刑”案件。2013年9月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周玉荣,淄川区太河镇巨峰村村委委员、妇联主席。2017年5月被聘为派驻淄河派出所专职人民调解员,2018年兼任太河镇淄河中心幼儿园法治教育园长。熟悉她的人,称她“周姐”,不仅是指她像一位亲切的大姐,更多的是对她做人做事的一种尊敬。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她主动学习法律业务知识和调解技能,充分发挥自身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优势,配合民警及时化解纠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2019年9月6日一大早,派出所民警就急匆匆叫上她一同到池板村现场调处一起民事纠纷。原来村民刘某与孟某两家为东西邻居,因东山墙与西山墙之间有90厘米闲置地,两家寸土不让,各自在自己的地基上垒院墙,分别竖起了一堵墙,可是东家说西家多占了,西家说东家多占了,于是东家把西家的院墙推倒,西家又把东家的院墙推倒,满院子的石料东倒西歪,一片狼藉,院墙谁也没有建起来。周玉荣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引用“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历史典故教育双方要有宽厚礼让之心,珍惜邻里之情。在她和民警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共同出资建一堵墙,多年的恩怨终于了结。半个月后村民们看到两家新立的院墙,纷纷对调解员公平公正、用心用情的调解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担任人民调解员3年多来,周玉荣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30余起,接受群众法律服务咨询2000余人次,被评为淄川区优秀人民调解员。(闫盛霆 刘明)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