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市井诗境丨《娘的道理》
中华宽带网 2022-08-30 13:57:27 字号:- +

——大爱淄博•市井诗境原创文学有奖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是为了给与广大文学爱好者、朗诵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广阔平台,让文字的美带来更加美好的人生感悟;给淄博的文化增添重彩浓墨的一笔。本次活动以公平公开为宗旨,让大家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同台竞技。我们期待您的参与,盼望广大文学爱好者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充满正能量的自己,咏诵美丽淄博、好客山东、锦绣中华的美好愿景。

  征文要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山东历史文化、淄博美食美景、市井文化、地域风情等题材;内容积极向上为主,讴歌时代变迁,参与作品包括精品诗词(诵读)、散文等可以诗配图等多种形式表现。优秀作品在《淄博声屏报》刊登;获奖作品在齐点淄博展示。

  奖项设置: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二十名;优秀奖若干名。

  主办单位:淄博市文联 淄博市辞赋家协会 淄博市诗歌学会 《淄博声屏报》 淄博大爱文学交流中心


娘的道理


作者:憨仲


  娘,乃一介普通村妇,上过几天扫盲识字班的她,认大字不过一油筐。按理说,一辈子庄稼地里过日子,知道吃喝拉撒睡就不错了,哪里还明白什么道理呢?

  不过,娘的聪慧却是公认的。谁家有个不明白的事儿,总会到俺家来请教她。姊妹四个,对母亲都是恭敬有加,只有我属于“调皮蛋”,敢跟母亲开玩笑,戏称她“明公二大娘”。这是村里对明白人的称谓,有着戏虐的成分。

  小时候,娘叫俺在饭屋里烧水,她便教俺如何小把的往“锅炕郞”(土灶)添柴火,一边教育俺:“人要实,火要虚”。每每自作聪明的撒谎时,娘就拿她的理论来作为惩罚的依据。后来她又引深为“要求别人诚实,自己先得诚实”,“对别人掏心掏肺,别人就不会欺负你”。从小到大,俺一直记着娘的话,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玩花样、闹虚假,是不会取得别人信任的。俺“憨老二”的名字,就是由此而得的。

  每每占理时,她总会絮絮叨叨地说:“有理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逼急了,兔子也会咬人”、“狗若撵到胡同底,能不回头把人咬?”很显然,她教俺凡事不要将人往绝路上逼,那样会吃亏的,这是做人的法则。的确,有时朋友之间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咱大度些一笑了之,不去斤斤计较,步步逼迫,揪住不放。换来的必定是心结大开,一派和谐。反之,那就是另一番光景了,说不定还会成了仇家,那又何必呢?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

  年轻时出门在外,免不了问路,过去咱不懂问路还有门道。有时冲人家喊一声:“哎,去某某埝子怎么走?”人家不是乜斜眼不搭理,就是没好气的随手一指:“往前走。”结果跑了不少冤枉路。回家后生气的告诉俺娘,娘说:“出门在外要懂礼貌,不要装大爷。记住‘出门叫大哥,走路不会多’”、“骡马大了值钱,人大了不值钱”。果真俺以后出门在外,按照娘的说法去做,再也不会多走路了。

  娘没进过书房门,却懂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爹在外工作,她在家托门路、走关系,千方百计的给我们姊妹四个创造念书的机会。她经常把“书本不常翻,好似一块砖”、“学问学问,不懂就问”、“读书不知意,等于啃树皮”、“刀不磨生锈,水不流发臭,人不学落后”、“念书不用功,等于白搭工”的牛皮理论挂在嘴边,吃饭说,干活说,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她再三叮嘱:“做事要专心,切不可三心二意。”并说“同时撵两只兔子,一只也不会捉到。”俺认为娘的话句句在理,按着去做绝不会错,故而学习特别用功。睡前学,吃饭学,干活学,入厕学,可以说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至今背诵《老三篇》、《农用杂字》《朱子治家格言》《三百千》,以及《叶公好龙》《黔之驴》《谁是最可爱的人》等篇章,可以说张嘴就来。这学以致用的一切,完全得益于娘不厌其烦的谆谆教导。

  娘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左邻右舍谁家有个事,她总是跑前忙后,宁愿放下家中的活儿,也得先帮助别人。按她的逻辑,自己的事随时可以做,他人的事都是急的。对待别人她心中的秤是“远亲近地是一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搞好邻里关系,一切都会和睦相处了。俺记得清楚:民叔顾不得吃饭,替俺家推地瓜;俺家盖屋摊上大雨,全村人集土坯;播种时,别人抢着给俺家先种......每当有人夸娘会为人时,她总是淡然一笑。在背人处告诉俺:“没有初一,哪有十五?”俺明白了,这都是“人心换人心”的结果,“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嘛。

  娘的脑瓜天生的灵敏,懂得道理无所不及。吃喝拉撒过日子,没有不应对的大实话,都是秋后的葡萄,一嘟噜一串的。她叮嘱俺,凡事要考虑长远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处事交往中,不要瞧不起人,“天无百日雨,人无一世穷”;人物一理,要懂得感恩,“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遇事要灵活,多动脑筋,“凡事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生活中莫要搬弄是非,“墙倒屋倒砸不死人,舌头倒了就砸死人”;做事要懂得坚持,“车子不怕慢,就怕断了襻”;过日子要会精打细算,不可铺张浪费:“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瞧瞧娘的这些说辞,哪一句不受用呢?

  后来想想,这些土而吧唧的大实话,娘是从哪里得来的呢?从来没见她看过书,也没有高人教过她,那就是只有一条,完全来自于生活。前些日子回乡下去,看望90高龄的娘亲,临走时她告诉俺:“晚上少吃口,活到九十九。”俺大声地吼道:“记着了。”

  娘的道理,没错的。

作者简介:

  憨仲,淄博周村人。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残文联副主席。出版有齐风三部曲,乡村三部曲,杖行三部曲等文学专著20余部。


编辑:张铭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李永健 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