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产业加速跑 民生再提质
中华宽带网 2022-09-16 10:01:22 字号:- +

初秋时节,万物渐丰。走进淄博经开区沣水镇,所见所闻,令人欣喜——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乡村美丽宜居,百姓喜上眉梢……到处呈现出一派加快发展、和谐奋进的喜人景象。

2022年,沣水镇按照淄博经开区“东产、西城、北商、南园”城市框架思路,以产业发展、提级创新、项目带动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和区域布局持续保持向上向好发展势头。落实落细民生保障,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产业、民生齐头并进,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培强优势产业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工业强镇

一个月前,山东省工信厅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发布,淄博经开区2家企业上榜,分别是淄博张店东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盛日奥鹏环保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值得关注的是,2家企业均位于沣水镇。前者生产的2-乙烯基吡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8.9%,并在多年前填补了国内空白。后者独立完成的“赤泥和多种尾矿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果,突破了赤泥与尾矿大规模、低成本、无害化综合利用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成为该领域的国际首创,并因此摘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和质量,彰显了该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速,经济韧性和活力愈发强劲。

优良的产业质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近年来,沣水镇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为此,该镇实施存量企业攀升计划,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传统产业,支持淄博张店东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瑞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淄博京齐力建陶有限公司等企业从技术工艺、产品质量、产业链条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产品附加值;构建“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成长梯队,对四强产业关键领域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实施建陶、物流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助推传统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与此同时,引培并举,瞄准新材料和先进智造业,推动联东U谷·TIS(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中建国际·国际合作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快速落地,加速新动能的形成;以中国铝业山东分公司、山东盛日奥鹏环保新材料集团公司等为依托,做足铝基新材料补链、强链、延链文章,切实做强做大做优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推动已二腈下游产业沿链聚合,建设形成重点明确,优势互补,多元发展产业布局。

产业兴则镇域兴。全镇现有省优选及市、区重点园区、工业项目9个,其中,新型高分子复合电缆沟盖板和复合电缆支架项目、低钠微晶新材料项目、中铝山东有限公司第二赤泥堆场优化及生态修复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智能家具生产线项目、AIOT机器人产研基地项目分别进入生产和运营阶段。

链合“三张网”

——打通基层治理服务“双跑道”

“过去,光找乡镇干部审批盖章,至少要往返两趟;如今,在手机上操作,很快就能搞定。”9月7日,沣水镇北沣村村民刘丽平需要在一份合同上加盖村里的公章,村里的代办员立即通过一款手机APP上传需要盖章的材料,发出申请后,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逐级审核、签字通过等流程。

该APP是沣水镇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农村集体资金支出及公章管理系统”,也是探索“一网统管”治理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打造“1+1+1”“数字沣水”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生动写照。

今年来,沣水镇聚焦基层联动协调不畅、服务质量不优和群众参与度不高等治理难题,以“有解思维”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消除壁垒、转变职能、下沉服务,推动“网格网”“数据网”“联动网”从“单兵作战”变为“组团协作”,以“三网链合”,实现“全民共治”“全民服务”的同频共振。

辖区42平方公里的二维地图通过数据大屏(热力图)全方位展示辖区村庄、路网、企业等各项基本信息,标注建筑物、农田、林地、建设用地等地块基本性质,做到镇域基本信息全面覆盖、不漏死角。链接区、镇、村三级的“智慧网”,接入了农业、安全环保、“秀美沣水”公众号、手机APP等领域站点,实现“一网统管”,形成委办之间的联办、协办的横向协同管理,形成网上流转与线下办理同步操作的立体管理模式。“1个中心平台”下设基层党建、三资管理、安全环保、社会化管理等8个信息管理子平台,集网上办件、人员管理、信息采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大数据分析等于一体,初步实现部门信息横向联系、上下信息纵向互通,有效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最终形成集信息收集、问题受理、行动调度、人员管理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智慧大脑”。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对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痛点”,抓住社会治理的“盲点”,使基层服务变“群众跑路”为“信息跑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效释放“数据”红利。

以民为本

——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

“楼道重新粉刷了墙面,单元门也换了新的闭门器,楼下还建了非机动车棚,住了十几年的小区还和新的一样!”张一村村民老张和邻居们聊起身边的大变化,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这要得益于沣水镇实施的“书记领项目”新模式。

优渥的民生土壤是高质量发展的底柱所在。

今年以来,沣水镇秉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创建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明显变化,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经过认真谋划,自6月底开始,各村党组织书记比对创建标准和短板弱项,认领至少3项创城项目,每人不仅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和打算,还公开承诺完成时限。

作为沣水镇较早一批旧村改造的村庄,寨子村楼前楼后的道路在长达20年的岁月里从未大范围修缮过,道路破损严重,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如今,该村投入50多万元对村内26条街巷进行改造提升,并更换了160个下水道井盖。此外,寨子村还在居民楼各单元内设立宣传栏,让各类广告有了“新家”,满足村民所需。

16个村,就是48项民生实事。目前,全部项目均已在承诺时限内完成。通过以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城项目为抓手,切实将小区楼道提升、飞线整治、车辆规范停放、垃圾分类等基础工作抓到了实处,干出了实效。

“民声”决定“民生”。在沣水镇,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5%,特困、留守、孤寡、失独等农村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日益突出。为破局解难,沣水镇实施“全域建设长者食堂”民生项目,投入资金约800万元,聚力打造17个村级长者食堂,解决广大农村老年人就餐难问题。

作为沣水镇2022年“一号工程”,长者食堂如今已是遍地开花。截至目前,沣水镇已有6家长者食堂投入运营,约500名老人享受到就餐服务。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长者食堂还有11个,年底前可全部投入使用。

产业升级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优渥的民生土壤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底柱。一个活力奔涌、实干奋进的沣水正蹄疾步稳。


来源:淄博新闻网

编辑:张铭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