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淄博好家风|马钰:生命中的光
中华宽带网 2021-09-07 10:28:08 字号:- +
图片

图片

“中国有个焦裕禄,老家是博山……主政兰考治三害,人民都爱他……”我的家就在焦裕禄故乡—博山区源泉镇,那里青山环绕、民风淳朴,深受“焦裕禄精神”的鼓舞和荫泽。我的爷爷、我的父亲还有我,普通而平凡,三代人,三种职业,三种生活,一以贯之的是践行“勤为本,善作魂;守诚德,正心术”的家风家训,这也成为我们三代人工作生活最默契坚守的准则,它仿佛生命中的一束光,于黑暗困境中点亮希望,于平凡繁芜中锤炼品格,于盲目迷失中指点方向。

“宁为厂里拆家添瓦,不往家带一分一毫”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的样子是模糊的,因为他在我记事前就因病去世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东串西跑地玩,胡同里的老人总是问起“你们是谁家孙辈”,说起爷爷的名字,他们总是感慨道“你爷爷是个好人,可惜走得太早”。随着慢慢长大,在奶奶、父母和村里人的述说中,爷爷的形象才渐渐清晰起来。爷爷曾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村里当过教师,邻近三村的60后大都曾是他的学生。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煎饼卷子就咸菜就是好饭食,有时爷爷一顿饭“吃”小十个,后来奶奶才知道爷爷经常把自己的饭补贴给长身体吃不饱的学生。80年代,村集体经济兴起,爷爷在村民的推举下担任村陶瓷厂、瓷板厂的厂长。村里人说他是正直坦荡的“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带着技术员研究陶瓷配料,一钻进车间就是几天几夜,直到看到产品出窑才行;那时候信息闭塞货运也不发达,为了打开销路带领村民致富,爷爷带上产品走南闯北、风里来雨里去。奶奶说他是固执倔强的“一根筋”,厂里周转不灵,把工资也贴进去,家里四个不大不小的孩子,从来没沾过“厂长”的光,人家出差回来都给孩子带点念想,爷爷的包里都只装着工作,他常说的是,宁为厂里拆砖添瓦,不往家带一分一毫。十年有余,厂子打出名气了,效益越来越好了,爷爷也病了,很多人劝他培养自己儿子接班,他坚决不同意,“厂子不是我家的,必须交回集体。”

“干良心活,挣良心钱,活得踏实”

到了父亲这一辈,年幼时家境贫寒、高考时因病失利、为爷爷治病债台高筑、人到中年时又失业在家,他的人生经历看上去是那么不顺利,但他却从不气馁、从未妥协,对待种种挫折磨难,他“报之以歌”。为了更好地养育我和妹妹,让我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和母亲在村里卖起了早点,虽然收入不多,但好在每天有钱进账,一家老小开支能保障。做早点除了劳累,最痛苦的莫过于日复一日早起,每天凌晨3、4点,别人还在熟睡,父母就起床赶去店里开启一天的忙碌,夏天也得抱着大烤炉,冬天也得在冰碴里淘洗,一干就是11年。父亲常说,干良心活,挣良心钱,活的才踏实。餐饮是良心行业,挣钱不能昧良心。即便利润微薄,他们仍坚持使用好的原材料,让村里人吃的放心。父亲常说,人都会碰到有难处的时候,要常怀善心。遇到拾荒的人和村里的孤寡老人,他总是请进门来,一碗热汤一口热饭尽力照顾好。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小时候,我经常觉得父亲过于老实木讷,不是做生意的料,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如今,我已历经求学、求职、就业、结婚、生子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勤为本、善作魂;守诚德、正心术”的家风家训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爷爷和父亲有了更新的理解,我也自觉成为了家风家训的践行者和传递者。工作中,我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员,珍惜岗位,勤奋工作,坚定初心,真诚奉献;生活中,我要做好女儿、妻子、儿媳、母亲的角色,爱护家人,与人为善,履约践诺,正直诚恳。在家风家训传承上,我也身体力行以身示范,用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影响我的孩子。

循着生命中的光,心有所向,轻松坦然;

循着生命中的光,脚步坚定,勇往无前;

循着生命中的光,温暖如初,阳光常伴……

马钰: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副科长



图片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