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送暖,博山区源泉镇和山头街道的田野间处处呈现农忙景象。果农们忙碌于猕猴桃种植基地,精心地进行着绑枝工作,而果园里的技术人员则专注于修剪和改良各种果树的枝条。这些都是为了将来果树丰收,同时也是对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的一次深刻实践。
2月26日,在源泉镇源西村的梦蓝岭合作社,50余亩猕猴桃迎来关键的绑枝期。对树体完成修剪后,科学合理地绑缚选留枝条至关重要。
踏入猕猴桃种植基地,果农们在树间忙碌穿梭,精心绑扎猕猴桃的树枝。源泉镇特色产业办公室主任翟慎红正为果农们悉心讲解绑枝技术要点。所谓“绑枝”,就是将肆意生长的猕猴桃枝条横向固定在架子上,这一举措极大便利了后续的田间管理以及最终的果实采摘工作,也是春节后猕猴桃种植户需完成的首项农事。翟慎红一边演示一边说道:“整理完架面后,要对树体和主蔓进行梳理,对于歪斜或松动的主杆和主蔓,需进行直立绑缚,把主蔓稳固在主线钢丝上,以便后续对整个树体中的结果母枝进行绑缚。”
为扎实推进果树春管工作,源泉镇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引导果农尽早行动,确保不耽误农时,狠抓作业质量,为果树实现优质高产打下坚实基础。源泉镇分管农业工作的人大副主席吕海峰介绍:“2月中旬,我们已完成猕猴桃剪枝技术的上门指导。现阶段主要工作是猕猴桃绑枝,绑枝能固定树型,调节枝条生长方向,为猕猴桃开花结果创造良好条件。农忙期间,猕猴桃种植基地雇佣了周边村民20余人,采摘期雇佣人数可达30人,有效增加了周边村民的收入。”
视线转至山头街道秋谷村的经济果园,这里也是一片繁忙的劳动景象。经过前期土地整理,果园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为梨、杏、桃、樱桃、猕猴桃等果树修剪枝条、杀菌施肥,并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规范开展标准化拉枝作业,力求让每一根枝条都能充分沐浴阳光,每一颗果实都能朝向阳光生长。今年,果园的工作重点是利用高接换头技术改良新品种,目前已完成46棵枣桃、36棵毛蟠桃、6棵新品种苹果以及3棵樱桃的品种改良。
近年来,秋谷村依托生态园中的经济果园,大力发展本村“一村一业”。为增强果园发展后劲,创造长期经济效益,秋谷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成立淄博(秋谷)信艺种植合作社,加大投资力度,高标准规划果园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20余万元,栽种1000余棵梨树和600余株杏李、西梅等经济果树;投入近30万元铺设新型喷灌管道,新建贮藏冷库;聘请专业技术员,对原有老果树进行改良嫁接,增施有机肥等。秋谷村党委书记刘传宗说:“今年,我们预计各类果实产量将实现两倍增长,经济收入可达6万余元,这些收入将全部用于村民福利物资发放。”
“随着这些科学种植与管理技术的持续推广应用,以及产业发展模式的不断深化创新,博山区的乡村田野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乡村经济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愿景。”博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启芳介绍。
来源:淄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