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好网民·在淄博 | 崔加明:一位草根创作者的哲学与生活
中华宽带网 2025-05-27 14:36:22 字号:- +

崔加明,一位极具反差感的草根创作者。大学毕业后曾尝试创业,失败后返乡务农,以园艺工作和山村生活为底色,在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分享融合乡土智慧与人文哲思的内容。

其形象“蓬头垢面、胡子拉碴”,操着浓重的淄博方言,以标志性口头禅“我套它猴”迅速引发关注。

他的视频主页上这样写道:“天干地支终有宿,风生水起九合一”暗含传统玄学与人生哲学,与其创作风格一脉相承。不仅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透露出他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在他的视频中,常常能看到他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创作方式,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度和温度,也让他在众多创作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一股清流。

创作内核上,他擅长将艰深知识“落地”:用植物嫁接经验类比《庄子》的“分形美学”,借彭祖长寿传说探讨历史与命运;在喂鸡、打水的日常画面中,穿插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反思,例如与女儿在山间打水时,以“树叶会点燃”的朴素叮嘱传递敬畏自然的生活哲学。这种“田间地头的知识输出”被网友称为“农村版易中天”或“老化版董宇辉”,既有乡土叙事的烟火气,又蕴含对财富分配、反贪腐等社会议题的犀利解构。

他对传统文化的独到解读(如结合玄学与现实的“九合一”理论)及“劳作即修行”的生活实践,为焦虑的现代人提供了精神解药。截至2025年,其抖音账号粉丝达60万,受众横跨城市中产与农村用户,形成独特的文化共鸣圈层。

社会意义上,他被视作“学历社会的逆行者”,回归乡土,以实践重新定义“知识”的价值。正如一位粉丝所言:“我们这些靠学历获得体面工作的人,未必比他更懂生活。”他的存在,既折射出公众对“真实智慧”的渴求,也引发了对网红生态的反思:资本与算法固然助推流量,但草根创作者的“泥土气息”与思想深度,才是其穿透屏幕的生命力。

在短视频的流量洪流中,如同一株扎根岩缝的野树,以其粗粝的生命力与深邃的思想根系,撕开了城乡认知的次元壁。这个自称“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中年农民,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嫁接月季,以浓重的淄博方言解构《庄子》,吟诵“春蚕到死丝方尽”,将山林劳作与哲学思辨熔铸成独特的文化符号。

他的创作颠覆了传统知识传播的精英叙事。清晨喂鸡时,他能从鸡群啄食的节奏引申出“群体行为心理学”,称“你看领头鸡先动喙,后边鸡仔就跟着啄,这不就是《乌合之众》的活体实验?”;嫁接月季时,他指着叶脉分形结构说:“造物主早把宇宙密码刻在这里,量子纠缠和周易八卦其实是一个底层逻辑”。

这种将古典智慧降维到田间地头的表达方式,让《庄子》的“无用之用”在修剪果树枝条时具象化,使《资本论》的剩余价值理论在计算鸡蛋产量时落地生根。有粉丝感叹:“他让我明白,真正的知识不是书本里的铅字,而是能用来解释鸡为什么下双黄蛋的思维工具。”

在石头房子的院子里,他的日常构成现代社会的镜像寓言:用竹扫帚清扫落叶时,他讨论“熵增定律与心灵秩序重建”;山涧打水途中,他教会女儿辨认可食野果,同时阐述“人类驯化植物背后的人性博弈”。某次直播中,他展示被虫蛀的苹果:“虫子吃剩的果肉格外甜,苦难啃噬过的心灵才能酿出真智慧”。

他的语言体系充满悖论张力:既以“窝他个猴”等市井俚语解构精英话语,又能用“风生水起九合一”的玄学框架重构现实认知。在探讨男性生存困境时,他创造的金句“男人的财产房子给儿女,发了工资给老婆,自己活成生产资料”引发百万共鸣;分析城乡关系时,他比喻“城市是嫁接在乡村砧木上的新品种,没有泥土里的养分,再美的花也开不久”。这种“土味辩证法”形成特殊的思想磁场:大学教授从他的嫁接视频里悟出教育学真谛,外卖骑手在他解读《逍遥游》的视频中重获生活勇气。

他的故事,是短视频时代“下沉市场”知识分子的典型样本:用方言讲述经典,借鸡鸣狗吠传递哲思,在争议中重构着城乡之间的精神对话。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