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推荐 > 推荐

让普通话成为习惯
中华宽带网 2021-03-17 15:30:57 字号:- +

3月16日上午,淄博市委常委会,面前的桌签让我眼前一亮:在座位名牌的右下角,用中英文印着“请讲普通话”。这是在淄博工作了12年的记者第一次在淄博会议上,见到这样的提示。

这无声提示背后,是淄博市委推广普通话的迫切心情,也是普通话未能在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的现实写照。

在淄博有个流传很广的笑话:市政府一个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区县:“明天有一百人到你区参观考察,中午在那吃饭午休,望做好接待工作。”接到指令的工作人员不敢大意,逐级上报,区长赶忙询问市政府的领导,领导发火了:谁说一百人?是二百人。最后的真相是,有一个日本人要来考察。

其实,早在去年6月15日,由淄博市委发起,淄博市文明办、淄博市语委办联合发出“爱淄博,请讲普通话”倡议书,就把讲普通话定性为“市民素养的硬核标识”“城市文明的靓丽名片”,认为市民个人的习惯的一小步,将是“城市文明一大步”。该倡议书呼吁全市形成学习推广普通话的良好语境,将会“让淄博更具活力、更有魅力、更加时尚”。

两个多月后的8月23日,淄博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声音的力量”普通话推广巡讲团现场授课,对市委宣传部机关干部标准普通话发音进行了全方位培训。此后,“声音的力量”普通话推广巡讲活动陆续走进淄博市外事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工商联、市总商会等部门。

针对淄博市各区县不同方言的特点,对发音不标准的词语进行了示范纠正。从倡议市民讲普通话,到淄博市各级领导主动学好普通话、主动讲好普通话、主动推广普通话,普通话在淄博市党员干部中的“言值”日益提升。

从“爱淄博,请讲普通话”倡议书发布至今,已经过去了9个月的时间。不可否认,要想让淄博所有党员干部彻底“屏蔽”方言,改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一定难度。此外,有些部门处于方言语境中积重难返,尤其是一把手讲方言的时候,其他人改说普通话的难度可能会相应增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淄博对外展示形象时,要继续容忍“满嘴的方言”。

在国际国内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的现在,固守熟悉但“小众”的方言,其实就是一种懒惰,体现的是一种封闭和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的心态,与革故鼎新、创新发展的时代理念相悖。

不是说方言不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方言是一个地方“语境之根”,是一种传统、一种遗存。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认真保护地方语言。但“地方语言”——也就是方言,会给“全国一盘棋”带来很大麻烦,会给及交流乃至商贸往来带来障碍。方言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词汇,逐渐被淘汰,也是大势所趋。

讲普通话,表现的不仅仅是个人素质,还有城市的开放水平。不要说我省的其他地市,就是南方很多城市,从党员干部到商人,甚至普通百姓,虽然不少人的普通话相当蹩脚,但他们还是十分努力在讲普通话。因为方言和普通话差异大,他们已经养成了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随意切换的习惯。山东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别不大,这种随意切换,多少显得有点“拿腔拿调”,这是很多淄博人不太愿意讲普通话的原因之一。

这种心态其实大可不必。一开始,有点“怪腔怪调”的“淄普”可能让自己和别人觉得别扭甚至可笑,但“熟能生巧”,只要用心,就会慢慢熟练,慢慢习惯。普通话讲好了,实现“无障碍交流”,和外地人的合作就顺畅得多,外地人来淄博就惬意得多,不用老支棱着耳朵。

普通话代表了淄博这座城市的开放水平,甚至代表这座城市是否“年轻”。很多新上海人不会讲老上海话,也基本不讲老上海话,因为时代在变,语言一定会随着时代而变。新淄博人如果不讲老淄博话,也不必上纲上线到“传统的丧失”,反倒该看作“时代在变化”“城市在年轻”。

讲普通话,要从公务员做起,领导干部带头;也要从年轻人做起、从家庭做起,让“爱淄博、爱讲普通话”蔚然成风。这不是“用什么方式说话”的小事,而是关乎淄博城市形象、影响交流、促进发展的大事。无障碍交流的淄博,才是“全方位开放”的淄博,才是更有腔调、更年轻、更具活力的淄博。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景阳 王继洋 报道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