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山东

东营这位坚守信访岗位21年的朱大姐,成了百姓们的“贴心人”
中华宽带网 2021-10-22 07:32:58 字号:- +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许畅

朱希凤是东营市信访事项调解委员会主任、“朱大姐”调解工作室主任,曾任东营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在信访岗位上工作了21年。因为她“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实实在在的事”,百姓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朱大姐。

近日,在国家信访局主办的第二届“寻找最美信访干部”活动中,朱希凤当选全国“最美信访干部”提名获得者。她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奖杯“意味着一份责任,鞭策我更好地去做工作。”

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朱希凤(右)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实实在在的事,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朱大姐(受访者供图)

朱大姐更忙了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在东营,有这样一位朱大姐,她“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信访问题当家事”,对于每一件复杂的信访矛盾纠纷都拿出最强韧劲,找出最优方法。以真诚的奉献,赢得了当地百姓们的尊敬与爱戴。

这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朱大姐的便是朱希凤,她现在是东营市信访事项调解委员会主任、“朱大姐”调解工作室主任,曾任东营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近来,在国家信访局主办的第二届“寻找最美信访干部”活动中,朱希凤当选全国“最美信访干部”提名获得者。

谈到获得全国“最美信访干部”提名,朱希凤告诉记者,奖杯对于她来说是沉甸甸的,“因为它凝聚了我们全体信访干部的心血和汗水”,“我始终认为,荣誉真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整个信访系统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成为全国“最美信访干部”提名获得者,“意味着一份责任,鞭策我更好地去做工作。”

2019年,朱希凤迎来自己的退休之年。家人劝她好好休息,但她心里仍然放不下从事多年的信访事业。在单位的挽留下,她决定继续在信访岗位上发挥余热。经过积极对接和审批,2019年12月28日,朱希凤组建了山东省内首个以信访干部名字命名的品牌调解室——“朱大姐”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记者获悉,调解工作室自成立以来,调处各类疑难复杂信访事项160多起,涉及资金近6000万元,并成功实现“零反复”。

如今,朱希凤“比当接访科科长的时候更忙了”。她每天奔走于接访、调解等不同工作位置,有时还受聘去调解中心、法院等,参与一些案子的评审。好在“我的精神状态向来很好,心态也比较乐观,一直以来都蛮积极向上的”,朱希凤笑着对记者说。

21年的坚守

不知不觉,朱希凤在信访工作岗位坚守了21年。回望多年的信访工作,朱希凤内心充满感慨。

“我觉得,这个岗位应该说最贴近咱们老百姓,可以很好地连接民众和政府,是一个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朱希凤对记者说,就像这次“最美信访干部”颁奖的主题:“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记者了解到,在朱希凤的“信访档案”里,记录了多年来无数信访群众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朱大姐,我们全家非常感谢您,您就像亲姐姐一样对待我们。”2020年5月26日深夜11点,朱希凤辗转与当事人和多部门沟通协商,成功调解了一起意外死亡案件。死者的妻子情绪激动,流着眼泪向朱希凤表达了感谢。

“信访工作已经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组织需要、群众认可,我会义无反顾干下去。”从事信访工作21年,朱希凤累计接待信访民众8万余人次,协调解决的复杂信访事项2000多件,200多名信访人的问题得到解决。

近年来,朱希凤相继获得“山东省三八红旗手”、东营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被省委省政府记二等功一次,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2次。

百姓的“贴心人”

“能为百姓做点事,是我最大的幸福,再苦再累也值得。”21年来,朱希凤通过信访工作“了解到一些民情民意”,在充分体会到百姓们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依法进行引导”,“切实地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她用不辞辛劳的无数日夜,成为了信访百姓信得过的“贴心人”。

朱希凤告诉记者,令她欣慰的事情,莫过于“用我们的能力,用我们的工作方法,信访部门的组织协调,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办实实在在的事,推动社会和谐。”

此前,一位来自外地的妇女被家人抬到接访大厅,她因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全身瘫痪。信访人表示,肇事司机没有支付赔偿金,家里也没钱给她治病。朱希凤了解情况后,一边帮忙照顾行动不便的信访人,一边反复与肇事司机沟通,落实了部分赔偿金,还主动联系信访人老家的镇政府,根据相关政策为他们申请了救助资金。

“百姓的心就是信访干部的天”,这是贴在朱希凤办公桌上的一句话。朱希凤说,信访工作,最基础的就是致力于和谐,“化解一个矛盾,解决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意义非常大。”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张蕾 李瑞琪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