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山东

热酱、温酒、炙肉……两千年前的淄博烤炉长这样
中华宽带网 2023-04-15 19:32:09 字号:- +

72052ee990ed4221a0aa4382b654fe03

它出土于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西汉齐王墓1号随葬坑中。由于主墓室尚未打开,只知道它的主人是西汉初年的某位齐王,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2000多年前钟鸣鼎食之家的铜方炉传奇。

西汉时期,人们喜欢吃“热乎”的蘸料,“染炉”应运而生。“染”就是调味品。汉代流行的吃肉方法叫“染食法”,就是把熟肉在热蘸料中“染”上味道后食用。炉体分为上下两层,将覆斗形的上层打开,添加炭火。将盛着盐、豉、酱、醋、糖等灵魂蘸料的耳杯放置在炉顶椭圆形开口处,蘸料就被加热得咕嘟嘟美味冒泡!他们还讲究地在耳杯中加一层箅子,罩住蘸料渣滓,保证肉的细腻爽滑。想象一下,蘸料被加热得喷香可口,浓墨重彩地裹住肉,让美味在味蕾中肆意蔓延,别提多美了!

温酒的用法与之异曲同工,也是将酒倒入耳杯中加热。吃烤肉串在秦汉时期很流行,很多文物上都可以找到佐证,如山东嘉祥武梁祠石室中就刻有长翅膀的仙人向西王母献烤肉串的场景。

民以食为天,从这件西汉铜方炉可以找到关于吃的智慧和快乐。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