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权威发布

权威发布丨连续五年获评优秀等次!教育成为淄博“新名片”
中华宽带网 2025-05-22 18:57:30 字号:- +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楠楠

5月22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邀请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向社会发布教育成为淄博“新名片”相关内容。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锚定“人民满意、教育强市”发展目标,在扩供给、提质量、惠民生上下功夫,在抓改革、强队伍、创品牌上做文章,全市教育呈现多点突破、整体跃升的良好局面,乡村振兴“淄博样板”入选省基础教育重点领域改革典型经验,名师名校长培养的“淄博现象”在全省叫响,数字化教育的“淄博样本”一路领先,连续五年获评省对市级人民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优秀等次。

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近年来,我市新改扩建幼儿园157所,省优质园占比由2021年的26.95%提升至80.77%。周村区、高青县和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善育”。我市开通了“淄博-上海黄浦直通车”项目,开展教师订单式精准培训。2024年在全省首届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专业能力大赛中,我市3项成绩居首位:获奖率100%;1名选手获一等奖第一名;一等奖获奖率62.5%,全省第一。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市建立学位供需数据模型,编制《淄博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科学应对学龄人口高峰。截至目前,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71所,优化整合农村中小学78所,新增学位2万个,周村区、高青县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新大学城区域“高校附属中小学”新模式。推进集团化办学,打造116个教育集团,覆盖404所中小学。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高中学校根据各自办学优势,组建特色学科学生社团136个,累计培育省级学科基地9个、省级特色高中6所,市级学科基地45个、市级特色高中21所,实现了各区县域内特色高中、学科基地全覆盖。淄博实验中学、淄博四中等4所学校入选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数量全省第一。五科奥赛成绩连年提升,其中数学、化学学科实现了国家金银牌零的突破。山东省学生创新大赛(2024)创新潜力奖10个,占全省1/5。

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成立市特殊教育学校发展联盟和融合教育集团。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覆盖213所随班就读学校的311名学生。创建省随班就读示范区6个、示范校36所,7所学校通过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评估。创建“有‘淄’有爱·齐融合”融合教育办学品牌,4项成果在全省作经验分享,在第二届全国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典型案例评选中,我市2个案例成功入选,占全省推荐名额的1/8。

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山东理工大学入选省属高水平大学,2024年新增4个博士点,获批数量位居省属高校第二位,实现建校以来数量翻番。全省“十四五”高校首批升本规划,我市入选2所。目前,淄博职业学院顺利升格为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成为我省第一家公办职业本科,首批设置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工程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今年起招生。淄博师专“升本”有序推进。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全面建成投用。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51个,优化升级数字化染整技术等专业49个,遴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40个品牌专业重点建设。7所中职学校入选省“新型五年制高职”项目,中职学生不出县(区)便能上大专。职教高考,2022、2023年连续两年5个专业成绩获得全省第一名,占全省专业总数的1/6。2024年获得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2项、银奖3项。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全省率先将物理、化学成绩计入中考总分,提高体育科目分数,优化等级科目限制,高中段普通高中入学人数占比稳定在70%左右。全市所有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22%的学校开设智能AI辅助教学。我市教育数字转型案例入选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百佳案例唯一教育案例,淄博教育数字转型方案在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共享。“阳光大课间”成为淄博学生的标配,“行走的课堂”让学生全面对接社会。“齐文化下的淄博中小学德育”被全国推介。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成绩三年居全省第一、一年居全省第二,实现省中学生运动会“九连冠”。全省中小学艺术展演,我市一等奖数量占全省1/7。,在全国首创专兼职教研员配备机制和任期制,教师队伍“一池春水”全面激活。全市调整充实中小学校长(副校长)762人、校长队伍平均年龄下降12岁,干部队伍结构全面优化。每200名教师就有1名省级以上名师,我市构建起以4万名教师为基座,以3639名骨干教师、664名省市级名师、13名国家名师为引领的人才雁阵,被省教育厅誉为名师培养的“淄博现象”。

办好教育民生实事。我市推行“入学入园”一网通办,10.6万家庭足不出户完成入学报名。实行“长幼随学”新举措,2389个家庭受益。整市推行“订单式”课后延时服务,开设优质课程900余种。食堂管理率先实现“四个全部”,校长陪餐成为常态,学生“吃饱、吃好、吃出营养”得到切实保障。开通“响应式”定制公交专线206条,实现学生上学、放学“专车”服务。学校运动场地实现晚间定时、节假日向社区开放,为居民提供运动锻炼新去处。我市教育群众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连续五年获得省政府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优秀”等次。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