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电视 > 直播

从华尔街到港交所,小鹏为什么急着找“金主”?
中华宽带网 2021-08-08 10:21:26 字号:- +
在赴港上市的速度上,小鹏汽车似乎走在了“造车三兄弟”前列。


6月23日,彭博社消息称,小鹏汽车已获得港交所批准上市,拟融资20亿美元。

如果接下来的流程顺利,小鹏将超越蔚来、理想,成为首家回港上市的新势力车企。

图片


今年3月,路透社爆料称,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均计划今年赴港上市,其中,小鹏汽车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大通(JP Morgan)就上市计划进行合作,并预计最早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上市。

实际上,除了新势力车企外,自2020年以来,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汽车之家等多家美股上市公司选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谈及原因,则更多归结于美股市场的“政策“变化。

图片


自去年5月《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在美国众议院通过后,在美上市的多家中概股均选择进一步加速回港上市。 

今年3月24日,美国证监会正式开始实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中所涉及到的条款,对三年连续不能满足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公司,其证券将面临强制退市。 

根据新规定,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向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师监督委员会(PCAOB)公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底稿;
2. 向美国证监会证明外国政府对公司没有实际控制权也没有持股;
3. 披露董事会中相关官员的名单。

针对性很明显,在这样的要求下,中概股无一不面临着“三年退市”的风险,而其中,第二条规定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更是称得上“致命打击”。


图片


▲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及出资信息

在中国,无论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还是如今的多家新势力车企,均拥有国资委或地方产业投资支持。 

以小鹏为例,目前公司公开的各融资轮次中,广东省产业发展基金、广州开发区金控分别于2020年9月、2021年3月投资共计45亿元。

在小鹏汽车所属的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信息中可以看到,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全资企业(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全资企业(广东粤财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已占据超1%的公司股份,位列第二、三大公司股东。

显然,国内车企很难脱离政府资金的支持,在实际控制上,也不可能消除政府股东的表决、控制权利。面对美国证监会所提出的退市风险,尚有资金压力的小鹏,自然选择奔赴上市较为轻松的港交所。 

图片


数据显示,今年5 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达5686台,较去年同期增长483%,截至2021年5月,小鹏汽车本年度累计交付量达到24173台,超去年同期5倍以上。

从销量来看,小鹏汽车已摆脱疫情影响,交付数量形成了快速拉升,但结合资本和公司规划来看,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小鹏汽车,仍拥有很大的经济需求。

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小鹏汽车当季总收入为 29.51 亿元,同比增长 616.1%。然而,随着收入的增长,公司亏损反而再度扩大。小鹏汽车第一季度净亏损约 7.9 亿元,同比扩大 21.05%,加上蔚来和理想,国内的三家造车新势力一季度合计营收为145.13 亿元,仅为特斯拉的 21.86%,且第一季度没有一家实现盈利。

“越干越亏”已成为新势力车企所面临的集体困扰,在盈利难题的背后,是企业高投入的研发费用、营销推广和渠道拓展。

第一季度,小鹏的研发支出同比增长 72.2% 至 5.35 亿元,在整体营收的占比为 18.13%,2021年度,小鹏还计划将总销售网点数提高到 300 家以上,覆盖超过 110 个城市。

图片


野蛮扩张带来的是不断燃烧的资金投入,而如今华尔街的热钱,却变得似乎有所收敛。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美股股价呈 W 型走势,尽管近一个多月股价有所回升,但仍是 2020 年峰值的 " 腰斩 " 档位。

另外,小米、阿里、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入场,让原本就竞争激烈的造车赛道更加拥挤。现阶段," 造车三兄弟 " 需要更多资金扩大优势,来保住现有市占率的同时增加竞争优势。

对于此次回港上市的传闻,小鹏方面"不予置评",也并未透露 20 亿美元融资的具体用途。但可以预见的是,小鹏汽车未来还有许多"硬仗"要打,越早从资本市场补充弹药,局面或许越有利。

(消息来源:汽车头条)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