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电视 > 直播

大众ID.6:按下纯电动SUV“内卷”按键
中华宽带网 2021-08-08 10:21:23 字号:- +

图片


在网络上火了一年的热词—“内卷”,如今也向纯电动车市场袭来,但多少有些意外的是,这场“内卷”风的按键会由大众汽车按下。

目前我们常说的“内卷”指的是在封闭的系统内,竞争异常激烈,炽热化直至失序。而“内卷”通常会有两种实现方式。其中,有死守“存量市场”,通过价格作为吸引用户的手段,用高投入换取可能流失的流量;另一种方式则是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开辟“增量市场”,带来消费升级,从而为市场带来新活力。

图片


6月17日,上汽大众率先发布了ID.6系列的正式售价,这款被上汽大众命名为ID.6 X的新车补贴后的起售价仅为23.9888万元,顶配版车型售价则为33.5888万元,对大部分还不太了解这款车的消费者而言,23.9888-33.5888万元的售价区间对大众汽车家族而言并不算意外,但如果告诉你这是一款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最高可达588公里,轴距接近3米,提供6座和7座布局,定位中大型SUV,这样的尺寸显然是冲着像汉兰达这样同样定位中大型SUV的传统燃油车而来,但价格却明显要更低。如此,你还会觉得它的价格“正常”吗?

图片

“内卷”的价格和配置

按照我们刚才对“内卷”的定义,ID.6 X好像两边都占,但并不能完全归结为其中的哪一类。从价格方面看,尽管ID.6 X的价格在市场上确实极具冲击力,但ID.6所处的纯电动SUV市场并不是“存量市场”,进一步讲,ID.6中大型SUV的定位,在当今的纯电动市场上也并不多见。如果从拥抱创新,开辟“增量市场”的角度看,ID.6确实有天赋,但能否带来消费升级,给市场带来全新活力,现在还不好说。

图片


不过,把ID.6放在大众汽车自家的产品矩阵里,这种“内卷”就表现的很清晰了。今年3月底,大众汽车在国内的首款纯电平台打造的SUV—ID.4正式开启上市交付,我们还是以上汽大众版的ID.4 X为例,定位紧凑型SUV的ID.4 X,其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9.9888-27.2888万元。这时我们会发现,ID.6 X与ID.4 X的价格区间重叠度相当高,两种不同车型定位的车型,价位却能如此重叠的情况在此前大众汽车的燃油车中几乎找不到。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已经把国人的购车心理研究到了极致。在燃油车时代,大众推出了很多针对中国市场优化甚至是定制的“特供”车型,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朗逸,这台在同级中以大空间著称的轿车常年稳坐销量前三的位置。大众知道,人们不是接受不了“特供车”,是接受不了又小又贵的“特供车”。所以,在燃油车时代,只要价格便宜,空间够大,配置再低,只要它是大众,就会有消费者去买单。

图片


但是,到了电动化时代,国人对纯电动的接受程度还不够高,因此大众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怎么调呢?价格还是要低,空间还是不能小,这两个是底线,但是配置不能再低了。所以我们可以在ID.6 X上看到,即使是在售价最低的纯净版上,我们也能享受到IQ.Light LED智能大灯、全景天幕、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前后倒车雷达、全车无钥匙进入、最新的智慧车联系统、Front Assist前部安全辅助系统等一系列实用但在燃油车上完全不敢想的“高配置”。

图片

不“躺平”却“内卷”,为哪般?

如今,和“内卷”一样火的还有一个词义完全相反的词,叫“躺平”。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如果引申至到今天的ID.6上,就是面对市场时,价格本可以更高,配置也能更低,却要选择“内卷”的方式去应对,这是为何?

图片


大众汽车确实有资本把成本控制的更低。不管是ID.4还是ID.6,都出自大众汽车MEB纯电动平台,平台化不仅能让大众汽车在更短的时间内推出更多的车型。同时,因为模块化共享,不同车型的零部件、生产线等都能进行共享,这也就让大众汽车能够将纯电动车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这点在现阶段广泛使用大众MQB平台打造的燃油车上就有所体现。

能“躺平”却偏要“内卷”的大众,其实是迫不得已。从2016年大众集团发布“2025战略”,欲将该集团打造成首屈一指的电气化公司,到大众集团计划至2025年在全球量产33款MEB车型,大众向电气化的转型已是开弓之箭、倾覆之水,没有退路。然而,今年3月份在国内上市的ID.4系列,并没有一炮而红,在经过几个月的销售之后销量仍不及预期。因此,在ID.6上,大众或许也希望能够通过“让利”的方式,来换取更多的销量,提高ID系列的市场接受度。

图片


如果简单的把“高配低价”看做是“内卷”的话,那按下“内卷”键的一定不是大众,而是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后的特斯拉Model 3,通过一系列降价行为,口口相传的“高配低价”让其在纯电动车市场上一时风光无两。但是,25万元起售的Model 3,只是其不断控制成本后的必然结果,先前进入市场的Mode S和Model X早已经凭借出众的电池管理系统、加速性能以及自带的科技属性,奠定了特斯拉品牌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龙头位置,换句话说,Model 3即使不降价,其竞争力在市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从燃油时代向电气时代转型的大众就不同了,积累了近百年的品牌口碑在电动化时代反而成了拖累,“电动车都跑这么慢,和某某品牌完全没法比”、“这个内饰还是这么传统,不像是一台电动车”之类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怎么办?只能破釜沉舟、压低成本,把空间做大,把配置堆上去,最后再把价格打下来。不“内卷”,大众还能怎么办?

(消息来源:汽车头条)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