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电视 > 影视频道

淄博不可移动文物知多少:沂源猿人遗址
中华宽带网 2021-01-14 07:39:40 字号:- +

沂源猿人遗址


地点: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芝芳村西北
年代:距今40—50万年
类别:古遗址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沂源猿人遗址概貌


简  介


沂源猿人化石发现于沂源县南鲁山镇骑子鞍山东麓的一处石灰岩裂隙中,遗址面积约200平方米,地层堆积厚1-3.5米,分3-7层。1981年9月18日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1981年11月和1982年5月由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省、市、县文物保护部门联合成立考古队,进行了两次发掘。共出土猿人头盖骨化石一块,眉骨两块,肱骨、肋骨各一块,牙齿七颗,同时出土了肿骨鹿、李氏野猪、巨河狸、犀牛、棕熊等十余种更新世中期的哺乳动物骨骼化石。


图片

沂源猿人遗址发掘


图片

沂源猿人遗址发掘人员合影


沂源猿人遗址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迄今为止山东省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是我国古人类考古工作上的又一重大发现,在全国按古人类进化年代当属第五位,按其分布当属第九位。“沂源猿人”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猿人地理分布的空白,而且对于了解北京猿人、安徽和县猿人同东北古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图片

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



图片

沂源猿人牙齿化石


沂源猿人遗址对于研究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分布和古地理、古气候也有着重要意义,尤其对于我们东海之滨的山东在研究揭示古人类的发展进化、史前文化的开拓方面,展开了新的一页,提供了可靠的佐证。


图片

洞熊下颌骨化石


图片

肿骨鹿化石


1992年6月12日,沂源猿人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


2007年10月7日——9日,全国“沂源猿人”学术研讨会在沂源召开,此次会议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大学、淄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淄博市文化局、沂源县人民政府承办。20余位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古人类旧石器和史前研究的学术界权威专家学者齐聚沂源,对“沂源猿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研讨会充分肯定“沂源猿人”在全国古人类研究方面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意义,它既填补了全国古人类地理分布上的空白,又为研究我国古人类的进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沂源猿人的出现,不仅揭开了沂源文明的首页,而且也推开了山东文明历史的大门,同时将沂源的历史文化渊源推到了四五十万年前。悠久的人类历史,不仅说明了沂源是山东古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是山东文明起源的孕育地。沂源猿人拉开了沂源文化、海岱文化、齐鲁文化乃至山东文化的序幕。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