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广播 > 100交通音乐广播
交通100《国学小书童》——男孩何来“及笄”?
中华宽带网
2024-05-18 08:29:00
字号:- +
学生糖豆这厢有礼了!
这里是交通100《国学小书童》。
每天,
糖豆与您探讨国学小知识,
陶冶性情,畅聊人生。
某篇小说有这样一段话:“……最后只得将整个九如斋,还有满腹心事,和盘交给自己刚及笄的儿子若愚,眼一闭,腿一伸,辞世去了。”此处“及笄”用法有误。
“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古时称女子年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一词只用于女子。上述小说中“刚及笄的儿子”是说不通的。
对于男子,类似的说法有“弱冠”。“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以“弱冠”代称二十岁。弱冠时要举行大礼。弱,古人的解释是,体犹未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