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广播 > 100交通音乐广播

刘晓军/文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在老鹰表达力的心态转变——从“想退缩”到“咬牙坚持”,这一路全靠一股“不进步不行”的劲儿推着走。
刚开始学习时,我连朗读打卡都磕磕绊绊——一篇文章里好多字不认识,读起来结结巴巴。记得第一次听袁巧老师的朗读,对比自己的打卡录音,差距太大了:人家读得流畅又有感情,我却像“念天书”。但我不服输:不认识的字,我就标上拼音,读一遍不熟,就读五遍、十遍,直到能顺利发出去为止。
以前我总找借口不来现场:“太忙了”“没准备好”。直到看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有人从“说话结巴”到“流畅表达”,有人从“不敢上台”到“主动分享”,我突然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行?这个社会不进步就会落后,我不能再躲在舒适区里了!
现在每周三来现场,成了我雷打不动的日程——哪怕只是坐在台下听别人讲,也比在家空想强。有人问我动力从哪来?说实话,不是“怕老婆跑了”,而是怕自己被时代抛下。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我想给他们做个榜样:爸爸不是只会打工,也能通过学习变得更好。
每天朗读打卡时,孩子们偶尔会凑过来听,指着屏幕说:“爸爸这个字读错了!”这时候我就趁机教他们认字——没想到,学习还成了亲子互动的新方式。正式学习十几天,最大的变化有两个:识字量涨了,以前读文章像“闯关”,现在能顺畅读下来,还能给不认识的字标拼音。
敢开口了,从“只敢在手机里打卡”到“站在台上分享”,虽然还不完美,但我敢说:“我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最后想说:心态不是天生的,是靠一天天坚持“磨”出来的。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大改变。
就像鹰队说的:“打卡路径是对的,坚持走下去就没错。”我是刘晓军,谢谢大家!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鹰翔
值班主任:张滋怡
编审:王德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