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大爱淄博•市井诗境原创文学有奖征文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是为了给与广大文学爱好者、朗诵者一个展示自我的广阔平台,让文字的美带来更加美好的人生感悟;给淄博的文化增添重彩浓墨的一笔。本次活动以公平公开为宗旨,让大家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同台竞技。我们期待您的参与,盼望广大文学爱好者在这个舞台上展现充满正能量的自己,咏诵美丽淄博、好客山东、锦绣中华的美好愿景。
征文要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山东历史文化、淄博美食美景、市井文化、地域风情等题材;内容积极向上为主,讴歌时代变迁,参与作品包括精品诗词(诵读)、散文等可以诗配图等多种形式表现。优秀作品在《淄博声屏报》刊登;获奖作品在齐点淄博展示。
奖项设置: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二十名;优秀奖若干名。
主办单位:淄博市文联 淄博市辞赋家协会 淄博市诗歌学会 《淄博声屏报》 淄博大爱文学交流中心


质朴之美令人醉
——明芳古风诗词鉴赏
文/石峰
中国的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以及元人小令,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三千年来,中国诗词以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言和铿锵的音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她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你感受到千年文化之美。
有人说:读诗,可以让人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一种美的激情和力量,给人们一个色彩鲜明的美丽世界,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情绪体验。近品读文友张明芳的格律诗词,其诗歌中从语言、内容、情调等方面那质朴之美深地吸引了我,既有唐诗的现实与浪漫,又有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给人以丰满的艺术享受。
今年已到耳顺之年的张明芳,系中共党员、原淄博市广播电视局高级编辑。这位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198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淄博电视台做新闻记者编辑工作,凭优异成绩很快脱颖而出,先后任新闻部、卫视部、纪录片创作室和研究室任副主任、主任等职。36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付出的心血赢得了丰硕的成果,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播出专题片160多部,新闻1100多条,其中80多部(条)专题、新闻、文艺、纪录片等荣获省级以上奖项,20多次被省市评为优秀模范通讯员,2次被市委宣传部为“七.五”、“八.五”期间先进工作者,八次荣立建设淄博三等功,相继在《中华新闻报》、《宣传月报》、《中国电视》、《青年记者》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20多万字的理论文章;与人合著80多万字的论文集《历史的重托》和30多万字的《视听实践》专著,分别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多篇优秀论文获一、二等奖。
品读明芳的古风新韵诗词,时而婉约极致,时而又豪放到极致,细细品味让人心醉,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如醉如痴!读后深感有三大之美。
美在韵律上。诗词创作要有艺术性,其中之一就是“韵律”,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苏东坡有一首韵诗就写得精彩自然:“人生到处知何拟,应拟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抓,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唐诗代表着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其形式之优美,对仗之工整,音韵之铿锵,节奏之和谐,既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又给读者以美的艺木享受。唐诗的形式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诗的传统形式,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五、七言古诗的形式,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它的创作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把古典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木特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了一个典型的形式,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明芳的绝句和律诗,无论是五言七言绝句或律诗在形式结构上,一句一气象,且彼有讲究,其内容高度浓缩,形式臻于完美,内容极为丰富。
如他的《七律·公园赏荷》:“绿裙赤朵绝尘埃,应是慈心佛手栽。娉袅华池迎蝶舞,香浮曲岸诱君徊。移舟惊醒鸳鸯梦,吸露修成仙子胎。嫁得南风清韵溢,荷塘十里望莲台”。《七律·荷塘漫步》:“晨光雨霁影迷蒙,晓露凝珠滚碧丛。玉骨铮铮钻污淖,青盘盎盎舞清风。浮游锦鲤翻波白,起伏蜻蜓点菡红。漫步堤边蛙鼓闹,雅香扑面醉吟翁”。这两首赏荷花的七律诗,可以说是很美的朦胧诗,写出了一个梦幻般的审美世界,将自然景观写成普遍的人生哲理。似乎在让人们看到绿叶迎风弄姿,红荷摇曳碧波,那吐艳的花瓣,弹出嫩黄的蕊丝儿,仿佛在吐露着荷的花语,荷的芬芳,荷的清丽,荷的纯朴,荷的高洁,给人以心灵的豁然,一起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颂荷诗写的收放自如,语言表现出清丽、情浓、洗尽铅华的特色,而且境近意远,形美神秀,具有韵律之美。
美在意境上。唐诗宋词之所以让人们心旷神怡,心灵陶醉,荡涤魂魄,那是因为艺术形象创造的结果。艺术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是用形象反映生活的,是用形象抒发怀情的,在诗歌里如果没有诗歌的形象,诗歌就失去了生命价值。诗歌是通过“意境”来构建自己艺术形象的,来抒发主观感情的,是诗歌艺术形象的创造核心。“意境”的“意”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境”是诗中所描绘生活图景,所以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相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是心与物的产物。王国维说:“文学中的二元质焉:曰景,曰情”。唐代诗人权德舆出:“意与境会”;司马图强调“思与境谐,乃诗家之所尚”。意思是要求情与景,意与境和谐统一起来,水乳交融在一起。所以,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将山、径、舟、江、雪这些景物,用绝、灭、孤、独、寒这些词连缀在一起,展示出一片荒寒冷寂,全诗写景没有一个字关涉到诗人的感受,但是诗人的孤独凄苦,却又隐藏在每一个字里,景也就是情,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明芳的格律诗词深谙此理,呈现出独特的意境之美。
如他的《七律.菊颂》:“东篱神韵脱凡胎,烂漫盈枝寂寞开。冷雨净清摇宁野,寒霜凄冽绽琼台。天葩俏丽凝霞影,仙蕊馨香暖香腮。君子品高谁为友,幽兰翠竹与冬梅”。《七律.太河之行》:“葱笼黛绿缀千红,各显妍姿映日丰。不与春花争艳色,自为夏景伴香风。怡神酷暑新兴送,养目清阴逸格充。似火盛情欣拜客,无遗夙愿此生中”。格律诗的意境深远,韵味无穷。诗人在意境中创造追求以所写的具体物象和具体情感,来表现写不尽的景象和情思。明芳的山水诗有很高的韵味,情致闲雅,清丽秀逸,声调和谐,既有诗情画意,又有景致之美,这种延伸性给人以回味无穷的韵味。正如清人笪重光所说的“无画处皆成妙境”。
美在内涵上。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是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也是古典美学之精髓。魏晋美学的王弼曾在巜周易略列.明象》中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此话道出了中国古典美学最注重且最基本的概念是语言、形象、意蕴、内涵,并阐明了诗歌欣赏的最高境界是忘我之境。在欣赏美的同时,给人以审美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审美的情趣。正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诗虽只字未提游子的思乡悲伤,但三个景物无不隐含此意,体现了诗意妙然之内涵。唐诗宋词还渗透着音乐、绘画多种艺术形式的内涵美感,真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歌可以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明芳受唐诗宋词的多年陶冶,写出了许多具有诗情画意内涵的诗篇。
如他的《沁园春.莲梦》:“一缕清香,百样轻盈,尽醉游人。况雨稀琴乱,珠弹叶舞,苞羞蕊嫩,蝶闹蜂巡。却怪微风,凭何摇乱,联袂娇柔袅娜身。出晴日,更红容并蒂,绿摆连云。情连千载纷纭。曾知晓国人怜子因?爱心清韵雅,格高品贵,和亲爱众,乐友宜群。奉献多情,纤尘不染,外直中通今古珍。中国梦,共激扬你我,奋此精神”。巜声声慢.听雨幽思》:“狂风骤雨,缠绵柔情,洒落几许忧愁。隔窗听雨如诉,寂寞无由。纤指弄琴曲乱,锁黛眉,满眼怨幽。一滴滴,却飘零无主,侵入心头。还记断桥往事,雨中别,欢情美梦长留。重演一场经典,巧把心偷。烟雨淄博渺渺,望天涯、独上西楼。只期盼、两情相依恋,一世何求”。这两首诗词的朦胧性是多义性的更高境界,使欣赏者对诗词的内涵产生难以捉摸的感觉,从而进入了一种酣畅、舒适、晕美的境界,形成审美心理上的朦胧美,深婉隽永,达到了“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艺术效果,为读者品尝提供了艺术空间,激发了无限的想象力,尽情享受诗词内涵艺术的海洋里。
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明芳热衷于诗词完全是一种生命本真的外延,一种寓于对古诗词追求感同身受的领悟。正是他的质朴真诚之美,使那些具有抽象的思绪拓展了广泛的想象空间,触摸到了自然造化和人文景观所赋予一个歌者的情感和精神气质,让诗词转化成一幅动态或静美的画面,让读者去感受到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美丽。
质朴之美令人醉!

石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当过兵,做过工,从事过记者编辑工作。业余创作50年来,在全国报刊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1000余万字,出版报告文学集《一代天骄》《一代风流》《太阳神》;中短篇小说文集《清清的玉女河》;散文集《清明祭》等。作品选入多种版本,在全国省市60多次获奖。
编辑:张铭
值班主任:李玮
校对:李永健 杨天宝
编审:王学明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