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声屏报
曾经,他是外贸领域的成功者,2003年,他的企业年出口创汇达到2000万美元;
现在,他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2004年,他来到了满目疮痍的荒山野岭,开始了漫长的改造计划。
劈山引水、挖河筑湖,植树造林,引种樱花……20年间,他先后投资3亿元,使荒山林草覆盖率达95%以上。
20年间,他引进近万株樱花打造“十里樱花大道”,使樱花山成为中国十大赏樱地之一。

颜景江,1948年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自幼在农村长大,1971年入伍,同年入党;他通过刻苦学习走出农门考入银行,拥有了一份舒适的工作;就在大家认为他的人生就此定格时,他却毅然地选择了辞职下海……
白手起家,为圆梦租下荒山秃岭
1993年,颜景江白手起家创建了山东嘉业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以生产玻璃工艺制品为主。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10年时间,他率领嘉业公司从几个人很快发展到了1600多人,公司也迅速从最初的几万元资产发展到数亿元,成为淄博市出口创汇骨干企业和山东省省长重点联系出口企业,在国内上海、广州和德国汉堡都设立了分支机构。作为嘉业公司的缔造者,颜景江多次荣获“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他的企业也多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事业做大了,有了一定资金实力的颜景江开始琢磨:“人活在世,短短几十年,总得为后人留下点什么……”
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颜景江名字里有景有水,人如其名,他本人也喜欢山水。2003年一个周末,正值“非典”时期,闷在家中许久的颜景江与朋友开车出去游玩,不觉间来到了山东邹平县西董镇的九顶雪花山,一座贫瘠的荒山。“那时的雪花山满目疮痍,到处是滥挖乱采形成的沙坑,山体遭到严重破坏,岩石裸露,荆棘丛生,林木稀少,惨不忍睹。”这让从小就在山里长大的他心疼不已。接下来,颜景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这里承包下来,用自己的力量让这里变成绿水青山。
“我从小就喜欢种树,有了这座山,我就能圆梦了。”颜景江说。
“星光不问赶路人”。颜景江的想法,马上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热心支持。有的乡亲说:“只要把这片山治理好了,就是不要钱我们也愿意”。但是颜景江还是主动把荒山承包的价格提高出许多,并把七十年的承包费一次性全部兑现。最终,一共租下了3600亩荒山秃岭。
“从那以后,20年来,几乎天天都在山里。”颜景江回忆说,“一棵树一棵树的栽,一条路一条路的修。”对外面设计公司的设计不满意,他就亲自设计图纸,制定山体修复方案。
寻找水源:鱼鳞坑造出“海绵山”
山因水而灵。颜景江拖着病腿,拄着拐杖摸清了山的情况,长期的水土流失,使贫瘠的山体涵养水源能力极差,加上沟沟壑壑、坑坑洼洼的山丘地貌,树木生长更加困难。“附近村民好几代人都没有在山上见过水,怎么才能让水上山呢?”,“种树先治山,治山先治水”。颜景江要为这座山找水源。
颜景江勘察发现,山南边黛溪河的源头海拔比这座荒山的大沙坑高出10多米,如果能在雨季山洪暴发时将黛溪河上游的洪水引过来,问题就解决了。于是,颜景江投资数百万元买来两台挖掘机、一台推土机及其它设备,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伍,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准备。
他首先在荒山的四周,随山势走向筑起了长10公里、高3.5米的砖石防火墙。接着,他又开始从山间挖渠,利用挖渠的土在山中筑坝成湖。整整一年时间,一条长300多米、底宽10米、上宽30米,深26米的水渠成功挖出。
黛溪河是季节性河流,只有雨季山洪暴发时才能见到水,一年到头无水期长达300多天。如何将山洪暴发时的淡水资源存储起来,让无水河长流水?
为了充分利用这珍贵的淡水资源,颜景江带领施工队伍,在河上修了水闸,每到山洪暴发时,就把一部分河水引导湖里,经过两三年的时间,中心湖的水面达到了300多亩。
引水的同时,颜景江又雇人在山上挖了用于植树的“鱼鳞坑”60多万个和总长度达3000多米的小水渠若干条,用于收集雨水。每到雨季,雨水通过鱼鳞坑和小水渠往山体里渗,60万个鱼鳞坑和无数的沟渠使干旱的山体变成了吸水的“海绵”,将以往下雨时瞬间流走的雨水截留。
为了扩大山体的蓄水面积,颜景江先后在山中挖了5个湖,湖水总面积达到400亩。湖湖相连,山上的湖水满了溢出流入下游的湖中,山体实现了水量的自我调节。高山出平湖的美景引得一拨拨水鸟相约来此筑巢安家。颜景江设计的这一套山体蓄水工程,不仅有利于山体修复,还成了当地灌溉农田的水源地,周围村庄多少年荒废闲置的水井也在一夜间冒出了清泉,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2011年3月,这里被水利部评定并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引进樱花:为大山植入灵魂
引来了水源,颜景江就开始按照规划设计,开始修复山体、植树造景,建设生态园林。根据不同的绿化效果,他精心选择适宜树种,比如山体绿化用黑松、雪松、黄栌、五角枫等树种,行道树用樱花、玉兰、法桐等树种,水边则多用水杉、垂柳等树种。栽植方式上也注重树冠高低搭配、乔木灌木混植,既合理利用了空间,又减少了病虫害。为了保证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颜景江铺设了几十公里长的水管网路,安装了滴灌喷头,既能节约用水,又能满足树木生长需要。
看着漫山的葱翠,颜景江有时候会想,这座山应该有个新的名字,更需要植入文化和灵魂,颜景江做出口生意,国外去的比较多,他发现樱花是备受喜爱的花卉之一”。
“我也很喜欢樱花,中国是樱花的发源地,有着两千多年种植樱花的历史,从古到今,还有许多与樱花有关脍炙人口的美好诗句,我们有责任把中华民族的樱花文化发扬光大。”颜景江决心已定,“要种就一定种最好的樱花,复兴中华民族的樱花文化!”
颜景江开始满世界寻找樱花品种,姿态万千,品种各异的樱花品种云集樱花山。从颜景江栽下第一棵樱花树算起,樱花已经种植近万株。二十年间,樱花山上形成了一条十里长的樱花大道,花开时节,繁花满树,从山下看,盛开的樱花像一道花溪从山上盘旋而下,放眼远眺,见远山含黛,片片粉白、粉红的樱花如同水墨画般浸润在山林野谷。落樱时节,樱花花瓣随风起落,漫天飞舞,飘飘洒洒坠落地面,如雪般洁净、优雅,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观赏游玩。如今樱花山已经成功打造了十届樱花节,每年3月到5月成为最好的赏花期。
除了观赏樱花,景区还有三十几个自然景观,以及湖岛会馆、嘉园酒店、研学基地等二十余处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3600亩的嘉业生态园生态治理目标已经全部实现,每年拦蓄土壤流失量7400吨。景区内兰花苑、紫藤长廊、玫瑰园等景点初展风姿,形成了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郁郁葱葱、秋天红叶映秀、冬天松雪成辉的美丽风景。各种鸟类和小动物纷纷前来安家落户。园区也因此被水利部授予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被山东省环保厅授予省级环境“教育基地”。他本人也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华环境优秀奖、山东省江河卫士、省十大旅游贡献人物、滨州市道德模范、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我要留一幅天然画卷在人间!”
近两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樱花山景区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任何收入,连续20年的巨额投入,掏空了颜景江这位商业大亨的家底,资金日益捉襟见肘。但樱花山的生态修复还在进行中,植树造林季节不等人,绿化美化养护不能停,山上处处需要用钱,怎么办?颜景江盯上了自家前些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置办的那套300多平的房产,他跟家人强硬商量,咬着牙卖掉应急,这笔忍痛割爱换来的房产资金,立马就投入到植树绿化、园林管护上,助他熬过了最艰难紧张的时期。
在荒山改造过程中,颜景江付出的不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心血,山上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潭水都浸透着他的感情和寄托。2006年春天,他的双腿关节发炎导致水肿,不能下地走路。为了确保造林质量,他找人把他抬上山,坚持现场坐阵指挥。颜景江为了一生挚爱的绿色事业如此拼命,让现场干活的工人都感动不已。
70多岁的杨李村村民王玉祥,以“愚友”名义给颜景江写了一首长诗,颂扬他绿化荒山不计回报:“昔日秃岭不毛地,而今变作生态园。天下美景尽眼收,不是江南赛江南……”
如今,颜景江已经是一位75岁的老人,扎根樱花山20年来,他先后投入近3亿元,没有贷过款,也没有向党和政府伸过一次手,却心甘情愿不图任何回报……
环境变好了,很多朋友建议颜景江在生态园内盖别墅回收资金,但他却坚持不动这个心思,因为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留一片青山绿水给子孙,还一个生态环境给百姓,做一个懂感恩的企业家。
颜景江告诉记者,挖掘机就像我手中的画笔,3600亩的土地就是我的画布,绿水青山、樱花烂漫就是我的作品,我要把这幅天然画卷献给社会”。
(记者 大年)
编辑:张铭
校对:杨天宝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