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淄博市博山区:“小红薯”“大榛子”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华宽带网 2024-05-23 16:35:01 字号:- +

夏木成荫,欣欣向荣。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田间地头,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积极投身于农忙工作中,共同绘制出一幅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博山镇北邢村,农户们正忙着翻耕起垄,为红薯栽植做准备。他们或手持农具,或驾驶着覆膜机、旋耕机等现代化农机,在田间穿梭,人机协作大大提高了翻耕起垄的效率。

北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家村说:“2024年,北邢村计划种植‘济25’红薯共计100余亩。为了确保红薯产业的顺利发展,我们积极组织村民全力推进红薯地的翻耕起垄工作。”5月1日前,村里完成了全部栽种工作,为2024年的红薯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北邢村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集中流转土地进行示范种植,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就近就业,还激发了全镇群众种植红薯的热情。随着红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北邢村已经形成了红薯种植、销售的发展体系。小小的红薯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村里的红薯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徐家村表示,他们已经与相关企业签订了订单销售合同,因此不用担心红薯的销路,村民对红薯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走进博山镇上瓦泉村的大榛子园,一排排大榛子树整齐排列,翠绿的树叶在春风中摇曳。上瓦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金成介绍道:“我们村大力发展‘一村一业’,引进了大榛子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种植规模已达700余亩。我们的榛子果大、壳薄、口味香甜纯正,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榛子的营养价值高,市场供不应求,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

近年来,博山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大榛子产业。与“中国大榛子之父”梁维坚教授合作,成立“榛子研究所博山工作站”,选择了市场前景广阔的“达维”等品种进行种植,不仅丰富了大榛子市场的品种,也为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如今,博山镇的大榛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成为当地的一张绿色名片。他们通过采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将大榛子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有力推动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截至目前,博山镇“一村一业”55个项目全部开工,已完成种植29个,全镇各村完成土地整理2115亩,完成率达90.8%。“小红薯”和“大榛子”共同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博山镇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编辑:
分享至: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