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淄博广电 > 融媒 > 融媒列表

好网民·在淄博 | “党校之声”网宣品牌:唱响“云端”理论强音 传递“指尖”思想力量
中华宽带网 2025-05-20 21:00:58 字号:- +

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做好网宣工作,是坚持党校姓党的应有之义,是服务中心大局的应尽之责,是推动党校事业发展的应为之事。近年来,淄博市委党校认真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坚持“立足淄博、服务淄博、宣传淄博”的工作导向,紧紧扭住强队伍、建机制、出成果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打造“党校之声”网宣品牌,在网络阵地“树旗帜”,在掌上平台“聚人心”,影响力传播力持续提升。

一、汇聚网宣尖兵,筑牢品牌根基。一是立足师资优势选人。坚持全市党校一盘棋,将市委党校和区县委党校45岁以下教职工纳入网宣工作后备人才库,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按照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用网水平好三个评价标准,选拔全市党校系统骨干教师、青年干部44人,组建网宣队伍,涵盖党史党建、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多领域专家,形成老中青结合、理论实践兼备的网宣人才梯队。二是聚焦实战需求培训。举办全市党校系统信息宣传骨干培训班,市委党校和8个区县委党校、29家市委党校分校共80余人参加,市委政研室专家传授文字心法、解读淄博市情,市融媒报业中心专家剖析网宣趋势、解密创作技巧,学员代表围绕网宣工作怎么做、评论文章怎么写分享经验,进一步提升了网宣队伍的政治敏锐度、内容生产力和新媒体使用水平。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往届“好网民·在淄博”榜样人物、榜样社团的引领作用和全市党校系统优秀创作者的带动作用,坚持“传帮带”相结合、“学比看”相促进,常态化组织网络宣讲、议题创作、作品分享,截至目前已有37人成功发表评论文章,形成了“发表一篇、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二、完善推进机制,助力品牌发展。一是以激励机制提升创作热情。把激发干部教师投稿积极性作为重点,一方面把网宣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将网宣作品作为科研成果赋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另一方面与青年培养相结合,把网宣主题作为青年“悦”讲堂练笔作业,向青年群体组稿,有力扩大了作品来源。所有发表文章第一时间在联系群内推介,发挥“鲶鱼效应”,激活“一池春水”。二是以协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建立线上沟通联系平台,配合线下调研和交流座谈,发布征文主题9期,结合党校工作实际提出创作建议,统一征集作品、统一修改提升、统一投稿推介,跟进审核发布情况,第一时间反馈修改意见,2025年在“博览新闻”APP“齐评”栏目发表文章60余篇,占全市总发稿量的1/4,发布率稳定在95%以上,累计阅读量超80万。三是以转化机制扩大传播效能。坚持“一果多用”,在淄博党校公众号开设“党校之声”专栏,专门发布全市党校系统评论文章,设计Logo标识,根据主题设计板式,进一步建强自有网宣阵地。坚持有赛必争、有奖必夺,全市党校系统13人次先后在全省网络举报辟谣宣传优秀作品征集、全市优秀网评作品竞赛等活动中获奖,在数量与质量上实现双重突破。

三、打造精品力作,彰显品牌价值。一是深耕理论,阐释党的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党校理论优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出《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系列理论评论文章,并在《淄博日报》推出专版,录制宣讲微党课,持续提升党校在理论传播领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二是聚焦实践,服务淄博发展大局。围绕淄博现代化强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等重点,聚焦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提振消费、文化“两创”、民生保障等多个工作领域,坚持以“数”服人、以“例”服人,讲好淄博故事、展示淄博形象,突出专业视角、实践导向,解读淄博战略、推介淄博经验,进一步激发“我在淄博、我爱淄博、我是淄博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三是紧扣热点,及时发声凝聚共识。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系列活动,抢抓DeepSeek爆火出圈、文博游持续升温等热点,跟进创作《以万千气象 展发展新篇》《“新春第一课”聚焦DeepSeek有何深意》《淄博文化“两创”何以起势出彩》等文章,有效提升了网评文章的时效性可读性,切实以党校之声传播“正能量”,以党校之为助力“大流量”,持续为淄博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党校力量。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