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推荐 > 推荐

齐点述评 | 陶博会的厚度 广度与高度
中华宽带网 2023-09-11 12:27:32 字号:- +

秋高气爽,陶韵芬芳,淄博再一次成为焦点。

9月9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精彩开幕。

陶博会作为淄博最为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文化交流、陶瓷产品交易于一体的博览会,不断增厚度、扩广度、提高度,让中国陶瓷名城——淄博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厚度:更感底蕴悠长

自古以来,陶瓷琉璃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象征。淄博是驰名中外的瓷都,陶风琉韵绘就了这座城市的底蕴和气质。早在万余年前,淄博先民抟土制器,掘地筑窑,焚柴而陶,拉开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生产的序幕。悠久的时光走过,始终浸润着浓郁淄博地域人文色彩的陶瓷琉璃,如今更加璀璨艳丽。

本届陶博会,淄博陶琉企业阵容强大,以汇聚陶琉艺术精品的方式述说出淄博的深厚底蕴。华光“千峰翠色”,硅元“鱼子蓝”,泰山“鲁青瓷”、汉青“梅子青”等精品淄博瓷,均从不同角度带来了“瓷蕴”的极致浪漫。兆霞、瓯澜、齐州窑、鲁玉、中强、金马、大齐等一众陶瓷企业也拿出了极具各自风格的产品,细品每一件作品,都能让人触碰到制作者的匠心与慧心。淄博精品琉璃在本届陶博会上同样光彩照人。康乾琉璃、金祥琉璃、领尚琉璃、爱美琉璃、西冶工坊、人立文创、徐月柱琉璃、璃界琉璃等悉数到场。琉光璃彩间呈现着匠心独具,充分展示了淄博琉璃向美而生、与美同行的独特风采。

由陶瓷琉璃见淄博悠长的历史文化,是陶博会的一大魅力。齐文化、聊斋文化等主题的陶琉精品层出不穷。在陶瓷馆中,华光推出的中秋礼就用淄博文化灵魂三件套——陶瓷、琉璃、丝绸来呈现“齐风韶乐 称心如意”的主题;在琉璃馆中,巧妙运用“冠冕”“编钟”“刀币”等齐文化元素的齐风茶壶套组作品分外吸睛……一件件匠心独运的陶琉精品,一个个底蕴丰厚的生动缩影,巧妙展示了淄博的厚重历史与不凡技艺。

陶瓷琉璃的厚积薄发,既有对传统的传承,更见对创新的开拓,新文创产品在陶博会上屡屡惊艳亮相。陶琉丝文创——管鲍杯,是一个缩影。选材于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采用鸡肝石琉璃制作方型杯子,用陶瓷制作圆形杯子,用丝绸把两者紧密衔接,寓意管鲍之交。淄博小虾米陶艺不仅用新作“只此青绿”让仕女像从画中走了出来,更精心打造了淄博美食微缩场景,巧妙浓缩了“人好物美心齐”的元素,吸引着人们前来打卡。硅元瓷器的“新国风”、汉青陶瓷的“富贵花开”等新产品都从各自视角呈现着淄博陶瓷创新创意的加速快进。此外,陶博会还汇聚了手造、龙泉铁壶、雕塑、琉璃灯工、淄砚等淄博特色产品,每每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委员、党办主任、经团部主任汪富亮认为,20余年来,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不断探索积累、创新进取,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特色展会,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开放创新的展示交流合作平台,更深层次地弘扬了中国陶瓷文化,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与产业转型发展。

精品荟萃,精彩呈现,让本届陶博会成为文化的盛会、艺术的盛典,焕发出了淄博璀璨夺目的独到光彩。


广度:更加开放包容

淄博,因陶瓷而流光溢彩;淄博陶瓷,因陶博会而名扬四海。古代时期,淄博陶瓷沿着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传播至欧洲、中亚、东南亚。近年来,淄博陶瓷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销往欧美日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淄博对外开放、交流贸易的重要媒介。

本届陶博会的影响更加广泛,共邀请到1500余家企业、高校和大师工作室参加,涵盖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河北唐山等国内9个陶瓷产区,及12个国家的20余位艺术家和7个国外品牌。

远道而来的韩国广州市陶瓷精品展现了韩国王室陶瓷的风范。广州市是韩国的陶瓷之乡,有500多年的陶瓷生产历史,是历代朝鲜王室专用白瓷生产地,被誉为韩国官窑。2003年,淄博与韩国广州市以陶瓷为媒,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今年恰是两市缔结友好关系20周年。韩国广州市市长方世焕率队参加淄博陶博会,并赞叹本次陶博会国际性的壮观规模以及展品艺术性与创作性融为一体的高水准。此次参展,韩国广州市共带来了25位顶尖陶艺家的30余件作品为陶博会添彩。

不仅有“韩国官窑”到场,一众海外精品瓷的亮相充实了本届陶博会的魅力。比如成立于1744年的LOMONOSOV,是俄罗斯第一家瓷器厂和欧洲第三家瓷器厂,发明了“白色黄金”制瓷法。由此,俄罗斯皇家瓷器代表作——经典钻蓝网纹,成为本届陶博会的亮丽色彩之一。海外的瓷器多了,海外的面孔也多了,展会期间,前来观展的国际友人更多了,面对琳琅满目的淄博陶琉精品,他们频频点赞“Zibo amazing!”(淄博,惊艳)。

本届陶博会不仅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国际化强,而且参展品类更加丰富,与日常消费的关联也更紧密,特别是设置了消费品馆展区,有服装、食品、家具等40余家企业参展,助力打造消费品之城。

以陶瓷为媒介,以展会为平台,陶博会既让人看到淄博的朋友圈越来越广了,又再次促进了淄博与全国的交流、与世界的对话。


高度:更见水准卓越

淄博陶瓷,自古至今都有追求卓越的传统。唐代的茶叶末釉,宋代的雨点釉,艳如花,美如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现代淄博陶瓷中有千峰翠色、凤舞和鸣、丝路华清、鱼子兰等系列国瓷,它们雍容华贵,仪态万方,闪耀于民族复兴之路的大国邦交,国际峰会,外事宴会之上。

本届陶博会对淄博陶瓷高度的呈现,首先在先进陶瓷的水准。作为三大高科技新材料之一的先进陶瓷,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半导体、芯片封装、通信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全球先进陶瓷市场规模已趋万亿级。依托淄博陶瓷产业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淄博先进陶瓷,起步早,基础强,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形成了以高性能基础原辅材料为基础,以耐磨陶瓷、电子陶瓷、高温陶瓷、环保陶瓷、生物陶瓷等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产品广泛应用于战略新兴产业、电子、航天等尖端领域。在本届陶博会上,山东工陶院、山东硅元、淄博华创、统一陶瓷、金卡陶瓷等一批先进陶瓷制品企业都展示了最新成果。

陶博会也让人看到了淄博产品的高度。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陶瓷光固化3D打印机制作而成的文创产品、用AI绘画设计的创意陶瓷都进入了人们的眼帘。科技的力量,已经深度融入了淄博陶瓷。以华光国瓷为例,其瓷器使用的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环保天然矿物骨质瓷,同时采用了无铅釉和抗菌釉,科技指数推高了产品的健康安全。

创意的高度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第五届“茅台杯”全国陶琉创意设计大赛、2023年度淄博市十佳工艺美术精品以及第48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大赛等各种围绕陶琉创意的赛事活动,呈现出了淄博大地上的创意涌流。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认为,近年来,淄博陶琉产业不断“强内核、增实效”,聚力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国陶琉产业转型升级、蝶变涅槃的典范。本届陶博会科技性高、观赏性强、时尚感足,在推动陶瓷产业发展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呈现陶风琉韵,共享美好生活,第二十三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再度打开了窗口,为人们呈现了人好物美心齐的城市风景。二十三年栉风沐雨,二十三年化蝶嬗变,不断成长的陶博会,张扬着陶琉文化的魅力内涵,续写着陶琉产业的传承创新,更折射着淄博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喆


编辑: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

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举报邮箱:ztzb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3-6212015

鲁公网安备 3703030200002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08号 鲁ICP备0905465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53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