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点淄博APP

齐点淄博微信

齐点淄博抖音

齐点淄博快手
您的位置: 首页 > 齐点淄博 > 看电视点播 > 新闻综合频道 > 今晚18点
我们经常听到有这么一句老话,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指的是这三种活干起来要很费力气,比一般的活都累。不过,在临淄有爷俩个,他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把打铁当成乐趣,从中收获了不少的快乐。下面,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爷俩与打铁的故事。
眼前这位憨态可掬、却又不乏幽默的老人名字叫徐信红,今年63岁,儿子叫徐现飞,一名90后小伙,作为他们家族第四代和第五代铁匠传承人,爷俩在铁的身上没少下功夫,方圆十几里,无人不知。
打铁匠人 徐信红 :尤其是很早以前,老人打的那东西奇形怪状的,也能粘到一块儿,咱一看,这东西还能粘到一起呢,还能把它合起来,我就高兴的不得了,感觉跟和泥似的。
当年,十几岁的徐信红对打铁的热情超过了任何玩具,家人也曾让他学泥瓦匠和裁缝,都被他拒绝了,甚至趁着父亲出门的时候,自己偷偷打个小玩具,父亲看儿子在这方面的确有天赋,便不再阻拦,于是,16岁那年,徐信红正式开始掌钳,成了一名大师傅。
打铁匠人 徐信红:从那时候开始,长大了,老人给找上媳妇以后,就开始正式过日子了,也出去下乡,在村里干,不是为了挣钱吗。
因为手艺好,老乡们都让徐信红来做工具,无论是锄头,铁锹,还是菜刀、剪刀,只要经过老徐的手,那出来的效果一定不一样,所以,徐氏打铁远近闻名四十多年,虽然听到别人说干这一行很苦,但是老徐却始终不这么认为。
打铁匠人 徐信红:它苦什么?它比人家在庄户地里、在太阳底下晒着干活,比窑匠在太阳里晒着还好吗?咱到农村里,兄弟爷们儿给伺候着,给咱做着饭,给倒着水,人家给咱炒出菜来吃着,在树荫凉地里(打铁),冬天的时候,在有太阳背风的地方(打铁)。
后来,儿子长到了十几岁,竟然跟父亲小时候一样,也深深迷上了打铁。
徐信红的儿子 徐现飞:从小爸爸给做的玩具就是跟烘炉有关系,小的时候,父亲给做了一套袖珍版的小锤子、小炉子,用木头把做的,从小就拿着玩儿,从小就受老人熏陶,老人在干活,我就在边上跟着看。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小徐在老一辈手艺的基础上,从网上学习外国一些制刀的先进理念,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目前打出的刀也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徐信红的儿子 徐现飞:首先建立在爱好的基础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就不觉得累了,因为是干着自己喜欢干的工作,对吧,就不觉得累了。
父子俩都说,打铁只要感兴趣,干起活就不累,那么真的不累吗?记者决定亲自试一试。
徐信红的儿子 徐现飞:不管我的铁怎么移动,你的锤子一直奔着这个地方打就行了,你的眼里只有这个锤顶,别的地方你不用管,你打打我看看。
不到两分钟,记者已经大汗淋漓,徐氏父子口中说的不累,在记者看来更多的是一种爱好,一种情怀。
徐信红的儿子 徐现飞:一提到淄博,首先就想到了陶瓷,中国陶瓷淄博很出名,我的小目标就是提到淄博,也想到了淄博有一个做手工刀的,非常出名,然后就奔着这个小目标,近十年内把这个目标完成。
编 辑:吉玉爱
责 编:马永福
值班主任:魏 伟
编 审: 张 东

扫码下载
齐点淄博APP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抖音号

扫码关注
齐点淄博快手号